国家知识产权局备案代理机构
中华商标协会正式会员单位
关注微信
基础业务
非诉业务
版权登记
税收优惠及资质认定
无偿资助及科技创新
品牌推荐及认定资助
公司注册
400-608-6660
张月梅zym 张月梅的商标文 关于第35类服务的商标注册问题,不认真地说两句
我是一口气读完小说《爬出窗外消失的百岁老人》的,实在忍不住不读,期间还几次笑得咳嗽了。
瑞典作家约纳斯·约纳松以1905年到2005年的100年历史为背景,用冷静客观的语气认真讲了一个假故事。
主人公阿朗唯一喜欢的只有酒,最不关心的是政治,但阴错阳差地,他和杜鲁门喝过酒,和斯大林吃过饭,见过宋美龄,救过佛朗哥,解决了原子弹的爆炸方法,促进了冷战的结束,简直就是影响了100年世界政治的关键人物。
不过本书的故事,是从他的100岁生日宴的前一小时,他从瑞典一个养老院跳窗逃跑后讲起的。
故事的结尾,这位年轻时就被作了绝育手术的男人,在100岁时终于结婚了,然后发现那次手术原来是失败的,于是,他和85岁的新娘幸福地生活在巴厘岛。
作者很认真地写着阿朗的故事,包括那些和何朗发生关系的各种人的故事,客观冷静,不带感情。然而,我读到的却是满满的透着荒诞感的冷幽默。
我喜欢这种表达,一本正经地用假故事表达真生活中的荒诞,虽然生活永远比故事更荒诞,生活总会向着意想不到的方向前行。几天前,和一位朋友聊我平凡却充满戏剧性转折的半生,唯一的结论是我永远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,但可以确定,一定不是我预想的那样。
比如这篇文章,我就从来没打算写,或者说这么写。因为有位读者又一次给我留言:
既然是“很多商标公司”都认为一个人卖自己的东西要注册35类的替他人推销、广告、特许经营的商业管理等服务上的商标,想来这些公司是态度一致且认真的。世上最怕认真两字,尤其怕认真地走在错误的路上,每次这么一想,我就有点不敢认真地码字了,万一说错了呢?
就不认真地拐远点说吧。一个人做饭给自己吃、给家人吃、给朋友吃,我认为真的是为这些人(包括自己)提供了餐饮服务,但好像“很多商标公司”还没有劝全中国的绝大多数人都去注册第43类的“餐饮服务”,否则不得做饭吃。
做饭给家人吃,明明是提供了餐饮服务啊,为什么居然可以不注册商标?不知道“很多商标公司”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,我个人认为,因为做饭给自己吃、给家人吃、给朋友吃,不是商业行为,没有商业交易过程,这个服务不是《商品和服务区分表》上说的那个“提供餐饮服务”。
所以,不能怪“很多商标公司”,只能怪词汇本身不够准确,是语言学家没有把词安排好。显然《商品服务区分表》中的服务不是生活中不买不卖不交钱的“服务”,比如就不是为人民服务的“服务”,也不是陪儿子做作业当家教的“服务”。
那么《商品服务区分表》中的服务,指的是什么呢?我的观点肯定和“很多商标公司”不同,我认为是指那些进入商业市场、通常需要花钱才能买来的服务,比如我在饭店请朋友们吃饭,这时饭店为我提供的服务就是餐饮服务,而我一定吃多少菜付多少钱。
“提供餐饮服务”在《商品服务区分表》属于第43类,不是35类,绝对不是一个服务。但既然都在同一份文件中,地位应该还是相等的吧。“将心比心”,提供第35类的替他人推销、广告、特许经营的商业管理等服务的一方,也需要有一个接受这些服务的另一方付钱,一旦有买有卖了,就属于市场交易行为。以我有限的认识,自己卖自己生产的东西,为自己的东西吆喝做广告,好像不用给自己付钱,不算市场行为,也不增加GDP值。所以,卖自己的东西、给自己做广告都不需要注册第35类服务上的商标。
从另一方面说,就算注册了第35类的替他人推销、广告、特许经营的商业管理等服务上的商标,线下便利店和线上网店都不能不经允许卖别人的商品,卖了也是侵权。就如同开饭店的人,也不能不经允许把别人家做的饭菜拿到自己的饭店卖。这个比喻不知道“很多商标公司”是不是同意?
近几年,第35类服务项目上的商标注册量大幅增长,这是超出我的预料的真真实实的事实,给我的感觉比读小说带来的荒诞感要强烈若干倍。只是读一本幽默感十足的荒诞小说,还能会心的笑出声来,讲35类服务的商标注册问题,只能呵呵。
呵呵,也是生活的一部分。最后分享下小说《爬出窗外消失的百岁老人》中一个让我“呵呵”笑了出来的、特别不重要的细节:一位悲伤的印刷商人工作时,在制作精美的《圣经》最后一节的后面,私自加了一句:
“22. 啦啦啦啦啦啦,故事结束了。”